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 X

仅以现阶段的视角出发,三星系统所具备的混乱轨道、导致比临1内除恒星风中所蕴含的元素外,就再无其余值得一提的物质资源可言;

这种混乱对恒星自体而言或许很寻常,但在那些曾经可能存在于系统内的行星体眼中,却是一种足以将它们甩飞的不可被承受之重.....

而如今造访此处的精灵学者们,虽未能搞清过去是否有过行星的存在,但至少在当下的所见所闻中,这里不存在除恒星外的大型资源类星体,自然也就没有了现实意义上的太多开发价值;

也因此,前来的探索要塞并未携带单纯的移民单位,其内载员或是肩负着科研使命的学者、或是负责维护虚实造物的工程师,其余还有部分军方与探索部门的成员,以及供应诸方所需的相应物资补给。

而在此地这般资源贵乏的情况下也还要坚持派员前来探索的原因,除了是计划用外围仅存的那些小天体来制造圣光发射器,从而将这里建设为迈向更远处的空间中转站外,更多的还在于对恒星系统本身的研究,而共和国也的确因此获得了远超此前所设想的成果。

初时,要塞抵达目标并与迷失者1号完成了对接融合后,便有无数艘中小型飞船从其内分路出发;

其中一部分,前往了近日点展开自身并收集恒星风物质;

而另一部分则前往了小天体带,准备与来时在那里专门分裂出的要塞结构相配合着,逐步去完成对圣光阵列所需物资的开发与搜集。

且除此之外,还有一部分科考船飞向了三颗恒星附近,其内乘员们则俱都是些完成了深度融合、并再行分身的高阶施法者;

他们所肩负的任务,自然便是对恒星体系的内面扰动进行观测。

于是,乱而有序的建设与科考行动便在此间渐渐展开,就连本打算向更远星域迈进的涅斯塔也暂时选择了留下;

他准备在靠自身精加工能力加速中转站建设的同时,顺便用那实时算力上涨但观测深度却下降的魔晶视觉,对三星系统进行大致的扰动观察。

已知的是,就连真空都不是真的空、反而还蕴含有着无穷的背景信息干扰,更遑论其余复杂的物质结构....

所以在进行内面观测时,便需要在这层层干扰的存在下去识别特定的目标信息,并将之记忆后回到外界完成分析。

在此前,能让高阶施法者们观测的恒星就只有太阳而已,有很多细节会因缺乏对比而无法被确定信息源头;

但现在,当比邻1内的这三颗恒星被纳入至了观测范围后,新对比途径的出现让学者们有了种豁然开朗的感觉......

本质上,这三颗恒星虽和太阳并无太大的区别、都是些正处于壮年阶段的主序星,只是在质量与空间坐标等方面存在有各自的差异;

但仅只是如此也罢,就已经让高阶施法者们感到了获益良多.....

借此,他们得以部分的补齐了许多扰动数据,一些似是而非的状况也因之被看清,然后在聚变反应、重力、质量、空间扭曲、引力干涉等很多方面,都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、并梳理了相关的知识与应用状况;

比如,聚变堆与彷重力技术就因此而取得了可观的突破;

但比之更为重要的,则是在空间和引力方面所得到的收获......

三星的运行不但赖于它们彼此间的引力关系,就连那些更为遥远星体也跨越着无限的距离,从未知星域将自身的影响力作用在了此处,并与前者共同维系起了整个内外体系的稳定运转。

对于太阳而言虽也是如此,但大质量星体间的引力连接在此处被展现的更为直白一些,且其彼此的间距也为观测提供了重要数据。

以施法者与大小飞船作为应用终端,学者们展开了‘从母星处借力三星’、‘从比临1借力太阳’的对比术法实验,从而更为显着的看清了质量干涉下的空间变化、遥远星体间的引力干涉关系、以及被施法者与铭文借力之恒星在内面的扰动反馈;

并且,学者们也在此番展开的实验与同步观测中,对尚未被纳入至统一力体系的‘引力’概念,又多了几分更为深刻的认知。

而除了对认知和学识层面的影响外,这般针对引力与空间所展开的实验与观测结果,也在应用技术方面展现出了与之受重视程度相匹配、甚至更胜一筹的价值......

价值其一,变频引擎的引力场干涉能力不再有距离限制;

虽说目标的远近依旧在事实上影响着具体干涉能力,但严格而言却已不再是‘能与不能’的界限,而变成了效率、能耗、以及程度上的指标;

且经过改造的引擎可以在能源的投入下,在无有光帆作为初始动力的情况下,将要塞用月余时间提速至0.5倍于光的程度;

虽和此前的光帆+变频尚有着一定的差距,却也足以作为一种独立的推进系统进行单独应用。

价值其二,学者们又因之而诞生了一种新想法、并付诸了实践.....

已知空间是种十分稳定的结构,即便共和国用所有能源输出功率为代价做出尝试,也还没办法制造出想象中可能存在的‘虫洞’;

但观测视界内的四颗恒星,却又用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其同时又具备有‘柔韧’属性,它们的质量总能在自身所在的区域中、形成一处不同寻常的空间凹陷。

所以学者们便想到,既然‘撕裂空间制造虫洞’的念想暂时没办法去实现,那何不退而求其次在‘扭曲’上想一想办法?

即便光速依旧是理论上那个无法被超越的速度极限,但此番并不是要去寻求直接对光的超越,而是在谋求对速度之承载者、也即是空间本身的扭曲,而借此是否就能获得更高的‘实际航速’、并达成超越光速的目的?

像恒星那般的巨型‘深坑’暂时还无法去模拟,但通过彷重力与引力牵扯却能制造出相同类型的微型陷坑,如果能将这之集中的作用于航道上,以一种‘边走边折’的形式于前方不断制造空间扭曲场,或许就能以另一种形式达成目的;

而抱着这种期待的心情,学者们就开始了对这种理念的尝试......

在初期,他们渡过了一段十分艰难的求索过程,因为现有的可观测对象还是太过稀少,且质量方面也并不算太强力;

但当比邻3、比邻2、比邻4、比邻5探索舰陆续抵达目标后,那一颗又一颗的恒星体便进入了随船高阶施法者们的视线当中,从而再次增加了学者们的扰动数据库;


页面连接:http://www.jnpwbl.com/read_0_ggaga/ejbeujrk.html

书迷楼 99小说网

首页 目录 +惊喜 下一页

努努书坊爬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